新基建: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力
发布:安阳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浏览:20715次
日前,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赛迪智库无线电管理研究所、中国软件测评中心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集团(苏州)有限公司、赛迪数字研究中心共同编写的《中国新基建发展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充分诠释了新基建定义范畴、建设内容、七大热点领域、发展机遇与挑战、政策支持等内容。业内专家认为,新基建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和“十四五”期间将大放异彩,预期成为推动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较传统基建更有新意
报告指出,相较于传统基建,新基建是以企业+市场+政府多元为建设主体,需行业和产业协同,科技含量高,且更加注重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据的应用,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性强,供需方均收益且应用场景增加,支撑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据了解,新基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数据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基础建设、融合基础设施以及创新基础设施3个方面。其中,信息技术建设包括以5G、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性的基础设施。
报告认为,发展新基建,通过需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将推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带动上下游相关行业增长,为稳定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七大领域发展新基建
报告指出,新基建的七大热点领域包括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中,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已成为石化行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应用技术。
从报告中,记者了解到,5G是移动通信演进的必然方向,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是赋能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也是新基建数字基建发展的中枢纽带。据估算,5G市场潜在规模高达4.3万亿美元。数据中心以数据为基本管理对象,融合IDC、云极端、区块链、AI等新技术于一体,将带动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是承载新基建运行的基础保障,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据预测,2021年我国数字化转型支出市场规模将达3.7万亿元。
在社会生产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流程升级、工艺改进等。工业互联网通过优化存量、培育增量、化解变量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从而可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节约成本、降低能耗。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人机物的深度融合,构建万物互联、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组织重构的新型制造体系,加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结合自身优势,已形成了一批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地。
这四者之间相互关联、互为依托。5G网络可以将应用和云端结合得更加紧密,帮助AI将应用延伸到边缘,从而拓展AI应用边界。同时,5G将极大驱动数据量的增长,并创造新的丰富的数据维度。另外,5G的高频、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等特性将助力工业互联网走向成熟和普及。而人工智能基建与大数据中心基建互为支撑,工业互联网则是本轮新型技术设施建设的主战场。
面对现状和挑战,报告给出几点建议:要统筹加快5G网络部署,进一步做大做强5G产业链和应用生态;数据中心应向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定制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基建发展应瞄准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建设和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两大方向;发展工业互联网则还需突破核心技术,夯实网络基础,深化平台应用,优化发展环境。
助力石化产业升级
近两年,我国多次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基建发展步伐。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对于石油和化工等传统行业升级而言,借助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新基建,对产业链进行改造,可以实现精准感知、在线处理、智能决策、智慧安全,将有力地推动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助力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业内专家表示,石油和化工行业将逐渐成为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础设施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石油炼化等企业不断尝试石化智能工厂建设、大数据挖掘、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等,极大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和安全性。例如,我国首个石油和化工工业互联网平台ProMACE,在智能工厂、智能油气田、智能研究院、智能物流领域已经开发了几十种智能化应用,未来还将进一步打造智能制造、电子商务、共享服务等五大核心系列软件,向“产品+服务”的方向转型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作者:耿明月 来源:中国化工报]
- 上一篇:保供政策显效 动力煤价迎季节性回调
- 下一篇:后疫情时代:煤化工产品有望震荡中回暖